到底是「心源性休克」还是「心原性休克」?别再用错啦!

来源:丁香园心血管时间作者:段宇辰时间:2023-05-22 阅读:9264评论:0赞:0 有0人参与


如果您经常关注医学方面的信息,您可能会发现,有一个词在近几年发生了变化,那就是「心源性休克」。


这个词曾经被广泛地用来描述一种危及生命心脏状况,但现在已经被更正为心原性休克。那么,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呢?为什么要更改名称呢?今天就为您解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心原性休克。


心原性休克是指因心脏突然无法泵送足够血液以满足身体所需的一种状况,会危及生命。这种状况最常见的原因是严重心脏病发作,但并非每一位心脏病发作者都会出现心原性休克。


心原性休克的常见症状是意识模糊、皮肤湿冷以及头晕,测量血压偏低。如果不立即治疗,往往会导致死亡或永久性器官损伤。


那么,心源性休克又是什么呢?


其实,心源性休克就是心原性休克的旧称,它来源于英文单词 cardiogenic shock 的直译。但是,这个词并不能准确反映这种状况的本质

因为「原」字的含义是指起因、根源、本质等,而「源」字的含义是指来源、出处等。在医学上,「原」字通常用于表示某种疾病或症候群的致病因素或机制,而「源」字通常用于表示某种物质或功能的产生或发生的部位或器官。


心原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的名称变化是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的修订而引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心源性休克改为心原性休克,以符合国际通用的医学术语。


心原性休克的定义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引起全身组织器官灌注不足的临床综合征」。心源性休克的名称可能会引起误解,认为是由于心脏本身的原因造成的休克,而忽略了其他可能的病因,如心包填塞、肺动脉栓塞等。因此,心原性休克更准确地反映了这种病理生理状态。它强调了这种状况是由于心脏作为血液泵送器官的功能障碍所导致的。


为了避免混淆和误解,国内外多个权威的医学指南和共识都建议将心源性休克改为心原性休克。例如,在 2017 年发布的《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一建议,并解释了其理由。


总之,心原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其实是同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脏状况的不同称呼,只是前者更准确地反映了其本质和特点。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应该了解这一名称变化的背景和意义,并且正确使用新的术语。作为医学工作者,我们应该遵循权威指南和共识的建议,并且在临床实践和科普宣传中使用统一和规范的术语。



排版:ly
投稿:wangliya1@dxy.cn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
扫描关注掌上医讯微信,获取最新医学资讯

青岛掌上医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鲁ICP备1501734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