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型间歇性theta爆发刺激(aiTBS)治疗单相或双相抑郁,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文献述评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作者:郑伟 项玉涛等时间:2023-05-25 阅读:3688评论:0赞:0 有0人参与


导读

 

本系统综述发现,加速型间歇性theta爆发刺激(aiTBS)可有效改善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的抑郁发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经颅磁刺激(TMS)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神经调控治疗技术,具有抗抑郁作用,目前已被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操作者将线圈置于患者头皮特定的部位并通电,通过改变患者头皮特定部位的电流并产生时变性磁场,从而改变刺激部位的神经元活性及神经网络连接,进而发挥抗抑郁的治疗效果,而使用连续可调重复刺激的TMS被称为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


然而,常规rTMS方案的抗抑郁作用相当有限,持续时间较短,且起效时间较晚。为解决这些实际局限性,几种新型的rTMS方案包括theta爆发刺激(TBS)和加速TMS(aTMS)被开发以优化rTMS的抗抑郁作用。


TBS是一种更先进,疗程更短的TMS的新刺激范式。它以丛状刺激特点,更接近神经活动的生理状态,并且能够调节神经可塑性。与常规rTMS相比,TBS可用较低的强度、较短的时间以达到更强的效果以及更久的后效,目前尚无不良反应的报道。其中间歇性TBS(iTBS)作为TBS的刺激范式之一,具有兴奋神经的作用。考虑到每日多次的iTBS治疗具有明显的成本效益,这种治疗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标准rTMS相比,aiTBS可显著缩短总体治疗时间,并更快地发挥抗抑郁作用。


在这一背景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郑伟博士团队,与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精神科项玉涛教授团队、及澳洲墨尔本大学精神科Chee H. Ng教授团队合作,开展了一项系统综述,旨在全面评估aiTBS治疗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的疗效和安全性。该项研究于2023年发表于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杂志(IF=13.89),其中深圳市中医院蔡东滨、广西壮族自治区附属脑科医院覃振捐及蓝贤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刘其蔓为共同第一作者,其研究报道如下:



研究简介


四位研究者独立系统检索了2022年10月24日前收录于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等6个中英文数据库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RCTs),受试者为单相或双相抑郁的患者。研究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终点时的有效率和治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抑郁症状、不良事件及总体耐受性(以全因脱落率表示)情况等。



研究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文章,包含5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239例单相和双相抑郁患者,其中aiTBS真刺激治疗组116例,伪刺激治疗组123例。受试者平均年龄39.6岁,男性患者占比53.1%。其中治疗周期为4到15天,治疗的总次数为20-50次,每日治疗次数为2-10次,4项研究的阳性刺激位点都位于左额叶背外侧,所有研究均来自国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主要结局指标


aiTBS真刺激治疗组在治疗终点时的有效率明显优于伪刺激治疗组(39.8% versus 19.0%, RR=1.94, 95%CI: 1.29 to 2.92, P=0.002, I2=0%, P=0.47)。然而,两组患者在治疗终点时的治愈率没有呈现出显著性统计学差异(36.5% versus 16.2%, RR=1.95, 95%CI: 0.73 to 5.24, P=0.18, I2=45%, P=0.16)(详见图1)。


图1 在治疗终点时aiTBS治疗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的有效率和治愈率(Cai, D.B., et al. 2023)


次要结局指标


与伪刺激治疗组相比,aiTBS真刺激治疗组在改善抑郁症状方面(SMD=-0.75, 95%CI: −1.53 to 0.02, P=0.06; I2=83%, 详见图2)、全因脱落率方面(RR= 0.98, 95%CI: 0.45 to 2.14)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有4项研究报告了少数不良事件,因报告不一致而不能合并数据,但4个研究中两组患者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并未呈现出显著性统计学差异。


图2 aiTBS治疗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Cai, D.B., et al. 2023)



讨论

本研究系统评估了aiTBS治疗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的疗效和耐受性。结果发现,aiTBS可显著改善单相或双相抑郁患者抑郁发作,并且总体耐受性较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iTBS具有与高频rTMS(HF-rTMS)相似的抗抑郁作用以及耐受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报告接受20次的iTBS(每日一次)或HF-rTMS治疗,两组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终点时的有效率(47% vs. 49%)和治愈率(27% vs. 32%)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另一项随机对照试验(n=208)也发现,抑郁症患者接受每日1次iTBS或每日2次iTBS治疗,在第10次治疗时和第30次治疗时在有效率和治愈率方面均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提示每天2次iTBS治疗没有显示出更快的抗抑郁作用。相比之下,另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发现接受5天斯坦福神经调节疗法(每天10次的iTBS)治疗后,71.4%的抑郁症患者达到有效标准,甚至57.1%的抑郁症患者达到治愈标准。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证实每日aiTBS治疗抑郁症患者的最佳治疗次数。


iTBS的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可能与神经可塑性有关。先前的研究报告相比于健康对照,11例抑郁症患者接受iTBS单次治疗后更容易出现运动诱发电位(MEP)的易化。一项包括87项研究的Meta分析揭示与iTBS的疗效相关的几个因素,如脉冲的次数、刺激频率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多态性。未来应探索aiTBS治疗抑郁症疗效的神经影像学和神经心理学生物标志物。



结论


综上所述,aiTBS较伪刺激治疗能够表现出更强的抗抑郁作用。但未来仍需大规模样本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探讨aiTBS治疗单相和双相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简介

郑伟 博士


  • 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物理治疗科(主持全面工作)和情感障碍一科副主任

  • 华南地区精神心理专科物理治疗分联盟负责人;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精神病基础与临床分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信息工程学会医学信息工程分会委员

  • 发表中英文论文200余篇,包括World Psychiatry(IF=40.5)、JAMA Oncology(IF=24.5)、JAMA Psychiatry(IF=17.4)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750分

  • 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和省市级课题共8项;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授权专利31项,其中29项专利以第一作者完成。目前担任BMC Psychiatry编委,Journal of Personalized Medicine编委,《中国当代医药杂志》特约编委,《四川精神卫生杂志》青年编委。为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等30余个SCI期刊审稿

  • 研究方向: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精神药理学、物理治疗、meta-analysis等方面的临床研究。目前致力于:物理治疗/氯胺酮/艾司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相关研究


项玉涛 教授


  • 博士生导师,精神科注册医生,澳门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公共卫生与医药管理学系  系主任

  • 世界精神科学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城市精神健康委员会委员

  •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医促会精神卫生分会委员

  •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 海外委员

  • 目前担任SCI期刊Asia and Pacific Psychiatry(IF=3.5)副主编,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IF=6.8)、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and Neurology(IF=2.6)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Health Psychology(IF=5.9)常务编委,Frontiers in Psychiatry(IF=5.3)特约编委。为40余SCI期刊邀请为审稿专家

  • 2007年以来,所领导的学术团队发表SCI文章630余篇。SCI论文总引用率27,700余次;H-Index: 67

  • 获得世界精神科学会颁发的“全球发展中国家杰出青年精神科医师奖”在内的十余项国际科研成果奖。多次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全球学者库发布的“2012-2021年中国精神疾病领域学者论文学术影响力排名榜”中,名列第一

  • 研究领域:COVID-19相关精神障碍、精神科临床流行病学、睡眠医学、精神科循证医学等方面的临床研究


文献索引:Dong-Bin Cai, Zhen-Juan Qin, Xian-Jun Lan, Qi-Man Liu, Xiu-De Qin, Jian-Jun, Wang, Roberto Goya-Maldonado, Xing-Bing Huang, Gabor S. Ungvari, Chee H. Ng, Wei Zheng, Yu-Tao Xiang. Accelerated intermittent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for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or bipolar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si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3).In Press.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及检索历史文章。



小提示:87%用户已下载掌上医讯App,更方便阅读和交流,请扫描二维码直接下载App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掌上医讯”,版权均归掌上医讯所有,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凡是本网站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仅作分享,文章观点不作为掌上医讯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联系电话:0532-67773733)

共有0人参与讨论